多年来,我觉得耶稣过于夸大玛门和上帝之间所存在着的鸿沟。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基督徒生活中表现出我们已有了很大的进步,可以给予上帝和玛门各自适当的地位?难道地上的货财不也是为我们而预备吗?
作者:
机构:
短暂的假期之后,工作总是显得那么不招人喜欢。如果不用工作多好,如果我只有在家上班,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多好……当你这样想的时候,不妨停下来想一想,我为什么工作?工作是咒诅、包袱吗?
我是大儿子,也是小儿子,但我不能一直如此,我乃是要成为父亲。这是艰辛、孤独的步骤,尤其是在这父母难为的年代。
对犯错的人来说,得到怜悯与赦免必须是免费而不需功德的。然而赦免别人的人总是要付出代价的。对小儿子来说,能回家恢复身份是免费的,但是这个庞大的花费却是由大儿子来支付的。
尼采曾说,这世界上的偶像比真实的事物还多。的确,因为人心就是一个制造偶像的工厂。但圣经劝诫我们,“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,他们的愁苦必加增”。弃绝你的偶像吧,归向上帝,哪怕你曾让他失望,他也会原谅你。
世界上再没有别的东西像金钱、性及权力那样,为人类所乐意追逐,比任何事都更深切地影响我们,都更纠缠不清、引起更多议论,也具备更大力量,足以给人类带来诅咒或祝福。
对杨腓力来说,他的信仰之路也有一个备受挑战的源头—就是他从小就去的教会。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,都是“挣扎着从教会的创伤中复原过来”,辨别出在教会所传讲的谎言中的真理。
钱啊钱,我们是要接受它,并尝试把它应用在有益的事情上,还是我们以完全否定及弃绝的态度来逃避它?
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尊重死亡,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死亡,尊重死亡是人的限制、人的界线。当我们不越过这个范围,活在这范围内,我们才是真正的人。
在《圣经》路加福音十六章开始的几节(1—13节),耶稣说了一个比喻,数世纪以来,不少圣经诠释家对这个比喻并不明白,很多信徒也感到非常困惑。不错,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并不稀奇,因为那的确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。
亚洲: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
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
电话:
中国: 130-6848-6840 香港: 852-6888-6840
电邮:chinese@crcna.org